top of page

【人物專訪】留學交換:IB106 江靖儀學姐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天賦,不一定要當全能的人,而是把天賦發揮到最好。」

咖啡廳的玻璃門輕輕被推開,進來的是大三就去交換半年的江靖儀學姐,擁有之夜總召等等的豐富經歷,而去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簡稱南加大USC)交換,也是學姐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亮點,繼期初講座之後,這次我們要更深入的了解學姐交換的前因後果與過程經歷。

 

與靖儀學姐的Q&A

Q.

能不能跟我們分享除了參考學長姐資料外,其他讀書計畫和履歷準備上的要點和訣竅?又有甚麼是可以從大一就開始及早準備的?

A.

其實那時候第一版還蠻慘的,有找學長姊幫忙看,給的feedback都是要有比較具體的東西,比如說我現在是國際接待志工,就要講到在國際接待志工裡面做了甚麼事,另外就是字形和格式也要多注意。我覺得大一可以開始做的其實很多耶,可以累積自己的國際經驗啊,他們應該會蠻喜歡有國際觀,或者是願意去參加志願服務的人,代表你有開放的心胸、願意付出。

 

Q.

在決定要交換之前有沒有甚麼時間安排的疑慮?有沒有考慮過交換之外的選項如實習?

A.

其實會去交換還有因為本來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有在考慮到底要念國外大學還是在台灣念,所以我一開始就已經設定好大三要去交換。(是不是現在很多人都大三就開始實習的樣子) 我覺得是看你想去怎麼樣的公司,但其實我也還蠻鼓勵如果你可以大二大三就開始實習的話,就可以蠻早開始找自己以後要做的事,但是第一除了很難找之外,第二是你被接受進去公司的機率不大,加上你做的事可能不是一些很重要的事,而且就只能去一些小公司或新創,並不是說這些公司不好,看你個人的志業,而且這樣就沒有玩的時間了,我還蠻鼓勵大家大一大二可以努力去玩的。

 

Q.

能不能大概描述一下在美國的日常生活?

A.

平日的話因為只有周一到周四有上課,大部分的課都在早上,中午就會回家自己煮飯來吃,之後睡個午覺然後開始念書,有時候會去上學校的免費瑜珈,就是類似保健中心的組織辦的,晚上的話可能就會一起出去玩、或是跟室友聊天;假日的話就出去玩、瘋狂出去玩、只要有機會有攤就出去玩。

 

Q.

在認識外國朋友方面,有沒有甚麼建議可以給大家?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些在美國和朋友之間的趣事?

A.

#不要跟講中文的#文化差異大#黑人室友分享食物#慎選第一個好友#室友

其實不一定是不要跟亞洲人耶,我覺得是不要都跟只會講中文的人。甚麼有趣的事情喔,每件事情都很有趣!譬如說像我室友,其中一個是黑人就非常好笑,因為她會煮非洲食物、我會煮亞洲食物,有些食物我們都會互看不順眼,像她覺得紅豆湯很噁心、她完、全、不、願意嘗試喝任何一口紅豆湯;她會煮那個秋葵還是甚麼的,一坨全部「懦懦」的東西,我也拒絕喝,就會有類似這種的文化差異。其實在美國比較不會有遇不到交換生的問題,不像在台大因為選的課不同所以本地生比較不容易接觸到國際的交換生,因為他們的母語都是英文,我可以選他們學校任何的課,這也是去美國一個很好的地方,因為你可以跟真的local學生一起上課、一起討論報告。補充一下很重要的點,我覺得你要慎選你的第一個好友,第一個跟他深交的人,就會是你往後在這段交換時間之內會一起玩的人,另外會建議跟別人一起住,要有室友不要自己住一間。

 

Q.

交換的時候有沒有什特別的娛樂或活動?通常都利用哪些時間?怎麼兼顧課業?

A.

除了平日做瑜珈、出去玩之外,我覺得這是私立學校的優點,我們的宿舍或是國際處都會辦超多活動,比如說有一次國際處包一整間的影廳讓我們去看《移動迷宮二》。我們宿舍也有辦過去山上騎馬、去爬山、還有球賽,最常就是會有一些free movie、free cookies,可以去一個宿舍的空間看電影,餅乾、冰淇淋之類都是免費的。(所以學姊主要是以課業為主嗎) 對啊!除了課程真的比較難之外,我去美國的目的本來就是想要去學習,我覺得我應該算是,就我自己覺得啦,有兼顧到課業跟體驗當地文化,因為我才修12個學分,這是他們最低限制,可是我把這12個學分顧好,然後我不只有學到東西,還可以另外有時間出去玩,有機會出去玩的時候就要好好把握,雖然說課業很重,但它自己會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Q.

有沒有有關台灣跟國外的教學方式差很多的經驗?有沒有因此而驚慌或沮喪?

A.

我覺得是他們都很踴躍發言,完全不像台灣還要點人回答,或者是大家都會不理教授。而且他們上課的方式比較像是跟學生討論,不像台灣是用lecture、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如果你是一個不是本科系的人,你課前閱讀就要做好。像是我有上一堂哲學課,它叫做"Moral and Social Issues",如果你沒有課前閱讀的話,就會不知道他在講甚麼,除了單字聽不懂之外,也不知道她說的那些arguments在講甚麼。一開始超挫折啊,在這種上課方式之下,你的英文聽力跟口說吃很重,我原本以為我聽力應該就算還不錯,但是你到那邊你就會知道,而且你就會看到大家蠻踴躍在發言,當教授已經記好全部人的名字他還不記得你的時候,就會覺得真的很尷尬。然後像我有上另外一堂課叫”Public Speaking”在訓練你上台發言,我相信這對一個native speaker已經很難了,當你不是native speaker還要上台即興的對台下的"native speaker"講這個議題,其實一開始會壓力蠻大的,可是後來就會覺得還蠻好玩,透過這堂課我覺得真的讓我口說進步蠻多,也得到一些上台發表言論的技巧,所以我覺得真的不要限制自己去上的課,你想要進步就要去選這些有挑戰性的課。

 

Q.

交換的時候有沒有規畫旅行?能不能跟我們分享大概的行程內容?在過程中最開心和最痛苦的事?

A.

我去過很多地方,覺得印象最深的幾次就是開學沒過多久就遇到一個長假,我們就去優勝美地跟舊金山,但我們又很窮所以開車去,開了大概6個小時到優勝美地已經大概9點10點,那裏超級冷。那時候很好笑因為剛好是他們的乾季,然後優勝美地又是那種看山水的國家公園,我們那時候有要去一個點叫做Mirror Lake,到那邊我們就覺得很困惑,因為走半天都沒有看到一個湖,後來就看到一個標示:「這裡就是Mirror Lake」,但是它一滴水都沒有。然後我一開始去了迪士尼、拉斯維加斯、大峽谷…。再來是我十二月中學期結束,就開始玩玩玩,玩到一月中才回來,去了溫哥華、波士頓、紐約、費城、DC,我覺得非常開心的一個點是可以看到平常在課本或在電影裡面才看的到的場景,我那時候就去自由女神下面,看到自由女神本、人,你可以看到你一生都沒有想過會看到的東西。我覺得最痛苦的一件事是,真的是太、冷、了!去費城的時候,他們一下雪溫度就是負的,就是冷到我們都到此一遊,拍個照就趕快前往下一個景點,然後趕快回家。最後還有一點,學期結束還會在那邊到處玩的好像只有台灣人,像是大陸人或是歐洲人,他們學期結束就迫不及待馬上回家,應該是他們平常就已經很自由了,不像我們去交換就好像脫韁的野馬。

 

Q.

有什麼在去了美國交換之後才發現跟自己印象中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嗎?

A.

你會覺得很驚訝,但不會到「天哪!我完全沒有想過是這樣」,像他們的兄弟為和姐妹會,我們本來都會在電影上看到,我的宿舍就在一群兄弟會跟姐妹會旁邊,他們真的很誇張,很常辦趴,房子又蓋的超漂亮,就是那種高級的希臘式建築有廊柱,他們還會請園丁修剪他們外面圍籬的草,反正就超誇張,而且菜鳥真的會訓練,比如說早上就會看到一排一排一的人,會有早操或是類似早點名之類的活動。我去之前只知道南加大是一個私立學校,還不知道它是一個如此有錢的學校,我去的時候加州在大乾旱,戶外的噴水池都已經沒有在運作了,就只有南加大的每、一、座噴水池都還在運作我就覺得超誇張。另外一個點是,可能大家會對美國有一種憧憬,俗稱的”American Dream”,可是我覺得美國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美好,很多遊民什麼的,然後他們很習慣先花錢再來賺錢,或是他們很喜歡當月光族,那邊的信用卡非常非常普及,網路銀行也超級發達,我去了那邊回來之後覺得台灣非常不方便。

 

Q.

在出國前後對台灣的看法有沒有甚麼樣的改變?

A.

我覺得是對我來說,台灣就是家的感覺,一些比較表面的話就是,我們會很容易得到一些很美味很便宜的食物,或者是台灣真的是一個很綠的地方。另外一個我回來之後比較有感覺的是,台灣人真的對外國人太好,我們都會很擔心沒有好好照顧人家,比如說外國學生來,我現在是人家的bodie,就會想說需不需要去接機、是不是要幫他買一些生活用品?但搞不好外國人會覺得很莫名其妙,應該說我們是一個很怕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帶給別人麻煩的民族,我覺得我們是希望對他們周到,可是在他們心裡面周到的定義和我們周到的定義不太一樣,他們也不會因為覺得因為你是外國人,所以需要對你特別照顧,他們覺得你應該有能力好好照顧自己。

 

Q.

在交換回來之後有沒有養成甚麼新的習慣?有沒有甚麼西方學生或西方人會有的習慣,你覺得值得我們反思跟學習的?

A.

我覺得是學習的意義,台灣人很長時間,你學習是為了要考試,但是對他們來說,他們學習是真的想要得到那些技能,可能真的對那個有興趣,其實我覺得從美國回來之後,我對於我學的東西比較有感覺,你知道你上課是為了甚麼,比如你上管理學,一開始就會想說想辦法考好期中考期末考、交出那個報告就好,但是如果我現在重新來上一次的話,我的mindset就會是之後在管理的時候需要具備甚麼樣的技能,比較以這個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單純應付考試求過。

 

Q.

對交換有點遲疑的學弟妹們有沒有甚麼鼓勵的話?

一開始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有想了一下,但是我覺得,不能說因為他們有疑慮就鼓勵他們去。我覺得我比較鼓勵他們的是,真的想好你的目的,如果你覺得去交換對你目前的人生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或者是你也不會收益太多、又或者是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我覺得你可以就不要去交換,就算你只去半年好了,那對你影響也很大。我覺得這真的是看個人,但如果就任何情況都允許的話,我蠻推薦交換,因為你真的會看到很不一樣的世界,你可能在電影上在電視上,你知道那些事情,但跟妳本人就生活在那個裡面是不一樣的,你真的去體驗真的去過那樣的生活的時候,你才知道,你原本的生活跟外面的世界是有多大的不一樣。

 

採訪後記

身為國企人,太多的路在眼前展延,很多人的肩膀、還有腳印,常常也就成了人海的一部分,看著那些太漂亮的人生,任他們的輪廓成為你的監獄,忘了心的模樣。其實在訪談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學姐對活動「有捨有得」、「適情適性」的態度—不要做太吃力的事,去選擇那些刻骨銘心的喜歡的事。很喜歡學姐分享時篤定的語氣,總覺得是因為合於心,所以才有充裕的感動可以支付,回看時依然能夠自信踏實,該是對記憶最大程度的禮贊吧!和學姊聊了近一個半小時,點亮的路燈站盡黃昏的餘光,很幸運在白日將蕪之時,能聽到飽滿的故事。

2016.11.14

 

► 學姊小檔案

IB106 江靖儀

大三上學期至美國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交換一學期

► 文章資訊

訪問日期:2016.11.14

照片提供:IB106 江靖儀學姊

採訪 / 編輯:IB108 葉倢妘、IB108 呂威逸

文字編輯:IB108 葉倢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