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活動紀錄】10/6 交換講座 -《交。換》part one


交換講座活動紀錄 part one IB106 江靖儀 IB105 張正申 IB106 楊令瑜

(攝影:IB107 程孟元)

 

IB106 江靖儀

大三上學期至美國南加州大學交換一學期

(攝影:IB107 程孟元)

為什麼選擇交換?

開始實用資訊分享之前,靖儀學姐請我們先思考一件事──為什麼自己會坐在這裡?再更進一步,為什麼自己要去交換?在煩惱這些問題之前,先捫心自問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想清楚去交換的目的是甚麼,這半年或一年怎麼樣的時間利用是最好的…因為非常現實地,交換第一需要花時間之外,第二更需要花很多錢,就算半年都省吃儉用不太出去玩,至少也要2、30萬,所以,到底你去交換值不值得爸媽為你付出這麼多。這是在看見交換的酸甜苦辣之前,更需要負責任的考量。

語言檢定的準備──托福

結束稍微嚴肅但現實的開場,學姊大致簡介交換的時程—大概九月下旬必須去考托福,之所以比較早是萬一失利,還有十月可以再報名的機會,也才來得及在十一月拿到資料繳交備審資料。還蠻多人會問需不需要去補習,學姐推薦的替代方案是學校的語言中心的托福聽力寫作口說課程,如果沒有要要求110幾分,只求過學校的那麼門檻的話,是很不錯的選擇,不僅比外面補習便宜很多,還可以學到一些方法,像學姐當年學校最高門檻100分,也就是說只要考100分就可以選擇所有想去的學校,如果不要求所有學校大概90分就蠻夠用。托福完再來十二月底成績會出來,一月初第一次分發結果、一月中第二次分發結果,重點如果第一次分發結果不盡理想,非常推薦可以等到第二次分發結果。

交換的重大抉擇

再來是很常被問到幾個交換方面的重大抉擇。首先,選國家與選學校孰先,學姐個人是認為國家應該優先於學校,就交換目的而言,靖儀學姐希望能增進英語能力而選擇英語系國家、因為想好好的「學」而決定去美國,學校的部分,公私立則是考量的要點,私立通常會設想的比較周到,每隔幾天就會寄信來提醒申請visa或住宿、選課等等雜務,相反地,公立可能從頭到尾只會寄一封錄取通知信,再來就是可能可以納入考量的天氣、物價和治安,比如學姐刪掉太冷的國家,因為聽過加拿大朋友說冬天真的不太會出門上學,既不能出門上學也不能出門去玩,最後只會無所事事。

再來,是校級與院級的差異,學姐請我們猜了去年參加管院交換生計畫的人數—180人,對應管院提供200個交換生名額,意思就是說不管怎麼樣一定會有學校可以去,院級大部分都是半年的計畫,校級則是可以選擇半年或一年,另外院級附有小小的要求—至少要選一門跟商學院有關的課;至於半學年和一學年,可以思考的第一是金錢、第二是時間,交換一年就等於錯過一年台大的課程或任何台灣的機會,但學姐個人還是認為如果家境許可,交換一年應該會很值得,畢竟一年和半年的學習經驗還是很不一樣。其他注意事項則像是需不需要辦保險、有沒有要考國際駕照、如何匯款、機場到校區的交通,另外獎學金可以注意學校、教育部和國科會(前兩者大概在三月左右開始申請獎學金,國科會則是在交備審資料之前)等。

永遠記得自己的根

最後,學姐和我們分享龍應台的〈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作為總結,書中提到可以去擁抱或接受外國的國情,更可以去欣賞,但在同時,不能忘記自己是誰、好在哪裡,可以的話向大家介紹台灣,靖儀學姐也鼓勵大家介紹使用英譯中文名字,雖然外國人在發音上會有點困難,但換個角度想,教大家怎麼唸也是話題的開始,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

 

IB105 張正申

大四上學期至新加坡管理大學交換一學年

(攝影:IB107 邱采涵)

選國家與選校的考量過程

首先,正申學長在選校選國家上義無反顧的優先選擇國家!在選國家方面學長提及幾個要素—第一、想圓夢,第二、想出國玩,第三、想讓履歷好看,但在想要為履歷增色雖然有作用但是更取決於面試時的呈現,再來還有國家預算的考量,因為有些國家真的很貴,像2015年世界生活消費排序第一名是新加坡、第二名是瑞士蘇黎世,他們麥當勞一客400多塊,至於台灣是66名—我們幸福的寶島,另外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像是行政效率不得不說歐洲一定很差,尤其法國,你會花很多時間跟行政人員交涉,很有可能會導致你交換一開始很不愉快,當然既然出去還是想辦法不要讓這些影響到心情。

而在選校方面則有不同考量點,一是交通方便性,有些學校離市中心很遠或是捷運不發達、大眾運輸價格高,二是想念的科系或科目,看想要繼續修有關管理學院的課或是走完全不一樣的路如藝術方面,三是英文授課比例,因為很多歐洲國家只有政治哲學之類才有英語教學,這樣選課就會受限,四是對待交換生方式,因為蠻多學校都比較放任冷漠,可以去google或看全台所有學校和歷屆學長姐的心得,五是提供宿舍,在外面租房子真的有一定危機,尤其官網照片太美都不可信記得多問多查,最後是國際排名但這比較看個人偏好。

出發前的注意事項

接著學長分享各項看似細碎,但很重要的注意事項。簽證上,必須事先跟大使館預約,其中歐洲需要事前在台灣辦,新加坡到當地才辦;宿舍上,注意很多宿舍都要用搶的;交通上,想好在當地要怎麼移動,像瑞士都騎腳踏車就可以找當年度交換的人留下,雖然可能會有時間差不一定能夠達成;通訊上,一般都會辦那個國家的預付卡;錢財上,考慮要不要開戶,首先設一個預算限制線,現金可以不用考慮匯差或手續費,開戶注意提前解約要付違約金(如新加坡半年內不得解約),西聯匯款只要在台灣存好錢到當地拿出密碼就可以雖然手續費比較貴,還可以去郵局申請金融卡跨國提領只要去當地ATM就好;保險上,通常交換學校都會幫忙保,還有比較重要的旅遊不便險,在飛機delay或取消可以拿到賠償金只是通常不適用廉航;獎學金上,發現有些台灣機換生花錢不手軟,一問才知道新加坡學校有寄信問要不要申請獎學金,只是國際事務處似乎沒有轉發,可以多了解像新加坡每月10萬很充裕;男生另外在役男緩徵要特別注意!名冊送到教官室之後要去跑流程,出國時候也要帶著公文。

提問與解答

最後有人提問會不會後悔去新加坡,學長坦白回答雖然多次開玩笑說後悔新加坡太無聊但其實完全不會後悔,在交換生涯中總共造訪馬來西亞至少10次,還有泰國、柬埔寨、緬甸、歐洲,而且新加坡是developed的城市,可以去學習那裡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內省為什麼台灣做不到,再來還有在當地西餐廳打工的特別經驗,比如常常會有客人問哪道菜怎麼烹調,表面說去廚房問一下、其實躲去廁所查字典…。總而言之,學長強調到哪個國家都是選擇之一,再怎麼無聊之中也要自己找到樂趣。也許有些人覺得實習很像很重要,的確,因為履歷空白很難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但學長更認同必須跟著心的方向走,實習固然重要,但交換真的只是學生的特權,一生中就那麼一次。

 

IB106 楊令瑜

大三上學期至紐西蘭奧克蘭大學交換一學期

(攝影:IB107 邱采涵)

語言檢定的準備──托福

托福在難度上大概是比雅思難、雅思又比多益難,大部分學校的交換門檻是80分以上,要去英語系國家就要90分以上。建議大家可以的話提早報名,如果覺得自己程度不錯的話(程度好的定義是如果你高中就過全民英檢中高級),考前一個月準備就可以;如果覺得自己的程度還好的話,就考前兩個月開始準備。至於托福考甚麼,其實它很制式化,你做過幾回TPO通常就知道他怎麼出題的,寫作跟口說都有一定的模板可以遵循,首先A說了甚麼、B說了甚麼、我認為怎樣、最後結論這樣子,所以托福總結來說很制式,不會很難準備。

申請文書準備

接著,交換的事前準備我覺得讀書計畫和個人履歷都沒有很重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GPA,GPA不好就是這兩個做的再好也沒救了。履歷表的部分建議如果可以在大一、二累積國際交流的經驗,像是國際志工、禮賓學生、外籍生接待甚麼的,應該會蠻有利,也可以請之前去交換過的學長姐給妳他們自己做的履歷表,或者是請他們幫你修;讀書計畫大概上就寫你去交換的話會怎麼規畫選課和交換生涯,至於要怎麼寫呢,可以挑選一間你有興趣的學校,上網站看有甚麼課程可以選,有甚麼社團可以參加,然後在當地你想要做甚麼事情,運動、參加國際學生交流活動、聽音樂會、當街頭藝人,一些有特色有創意的事情都可以把它寫進去。總歸一句GPA還是最重要的,讀書計畫和履歷看評審的喜好吧比較看運氣。

交換的重大抉擇

選校選國家蠻見仁見智的,之前會覺得很像要去QS排名比較高的學校,寫在履歷上比較好看,可是學姊大三下回來丟了一堆公司,去面試之後發現他們根本不care,頂多就是問交換的時候有沒有做甚麼特別的事,或者是為什麼去交換之類的,所以如果你是為了履歷好看想要丟好學校的話,令瑜學姐個人覺得沒有那麼強烈的必要性。 另外分析落點很重要,學姊當時同一間學校填一學期一次、一學年一次,但其實如果一學年不會上一學期也不會上,這樣等於一次浪費掉兩個志願,校級基本上都是上了之後才會問你要一學期還是一年。也可以同時申請院及校級。學姊還蠻推薦院級,雖然一開始覺得半學年太少,不能學到甚麼,但後來有聽說一年有可能慢慢變成你喜歡的生活,然後一直延續直到交換回來,會用一種在台灣的生活方式過,但是半年會有一種急迫感生活比較積極。

其他交換注意事項

之前有人問過理工科障名額,如果看之前最低錄取的門檻,很多是理工科保障的成績,所以那個門檻是被低估的,如果是管院學生你的成績應該要高出很多,才有辦法去搶到那個學校,所以大家務必不要跟我犯一樣的錯誤。另外如果你沒有法檢或日檢還是可以去丟其他組,只是會遇到兩個可能的問題—你選上想要的學校然後學校幫你推薦出去,對方學校有可能不收你,所以在學校拿到交換資格不一定代表你可以去那個學校;第二個問題,去了當地要選課,發現很多課沒有開英語授課的時候,你會沒有課可以選,但是又有一個最低的修課門檻造成選課困難。

語言適應 雖然剛開始完全聽不懂紐西蘭腔在講甚麼,他們講的超級快然後又軟趴趴,還有剛開始去的時候講話常會卡住,就是一些生活上的小單字,再來因為紐西蘭考試都是讀長篇論文,2小時寫三篇平均一篇1000字的論文,那時候就蠻痛苦因為不是母語,就看紐西蘭人一直寫一直翻,本來覺得自己在台灣的程度不錯結果去那邊還是被電,討論課的時候也是,不是母語的人就會有一種超想講話然後又講不出來的感覺。​​​​​​​​​​​​​​​​​​​​

 

► 活動資訊

交換講座《交。換》

2016.10.06(四) 18:00

管一B1國學講堂

► 文章資訊

紀錄日期:2016.10.06

文字編輯:IB108 葉倢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