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產業專欄】社會企業:大誌雜誌 - 與時俱進,承載生命力量


隨著全球思潮改變,大眾、各國政府追求的目標從經濟利益極大化逐漸轉向重視資源與利益的分配,「社會企業」這個以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的新興企業型態,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在教育、環境、醫療、弱勢就業、經濟發展、公民社會等方面都有許多社會企業投入其中。

 

社會企業的開始

社會企業起源於微型信貸(microfinance)。1970年代後,社會企業在歐美國家發展成熟,並衍伸較完整的商業模式、法律規範與價值系統。二十一世紀初,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穩定,但也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因此掀起一波社會企業的風潮。

來到台灣

對台灣而言,「社會企業」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不同世代間對企業的定義不同,例如我們的上一代可能會將企業與營利畫上等號;但在這一世代眼裡,除了營利,商業也能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台灣目前並存這兩個世代的價值觀,社會企業這個新興但較模糊的組織模式,難免會遭質疑,因此如何展現本身價值和定位,以及相關法規的制定與規範,都是台灣社企走向成熟必須面對的問題。然而社會企業的模糊定位,也使台灣社企發展出許多不同樣貌。其中,大部分台灣社企都扮演「通路」的角色,連結上游的原料生產者、中下游的加工包裝到最終的銷售管道。已有二十五年歷史的大誌雜誌,便是透過不同於雜誌既定銷售管道的商業模式,在社會企業當中脫穎而出,且持續擴張其規模與授權海外。

關於大誌

1991年,大誌雜誌成立於英國,並以授權的方式發展到其他國家。大誌目前在台灣已營運六年,與其他社企相比,大誌定位明確:賣什麼、怎麼賣、販賣的過程中有哪些影響、解決什麼問題等,都能在大誌的商業模式中獲得解答。然而在英國運作二十多年的商業模式是否能順利在台灣社會運行?我們採訪大誌雜誌的總編輯李取中先生,讓我們更深入的認識The Big Issue Taiwan。

給的不只是工作,更是機會

大誌引入台灣的動機,即是為了解決街友問題,正也說明為何街友是大誌販售流程中最重要的參與者。李總編提到「我們與街友的關係不是聘僱,而是提供一個機會。」透過不定期在街友服務組織舉辦招募說明會,大誌希望招募有工作意願的販賣者,讓他們了解,這份工作不只賺錢,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與人相處、安定生活。重視與鼓勵販賣者想要工作、生活的意志,是大誌雜誌始終不變的精神。

雜誌怎麼來?

台灣大誌目前為月刊,其中四分之三的內容外包給長期合作的外稿作者,編輯部則負責構想每月的主題。「我們要去追求這本雜誌的價值」李總編說。以往雜誌只要滿足內容的需求,但現在網路發達,很多東西上網搜尋即可取得,大誌需要思考如何呈現這本雜誌,如何抓住並符合目標客群的價值觀,是決定商品本身是否能吸引並留住消費者的關鍵。

說故事給誰聽

由於街賣倚靠人流量,所以大誌選定交通密集或是學校出入口販售,而最常出現在這類地點的多為20~35歲的大學生和社會新鮮人,也因此大誌雜誌的內容及傳達方式,自然就要貼近他們的價值觀。若以上個世代的觀念去和這個世代溝通,他們對雜誌內容就不會感興趣,讀者會慢慢流失。李總編在訪問中說道,「這個世代接收資訊的方式也與上一代不同,這一代對圖像、影音的感受力較強,因為他們已習慣處於這個環境。」從文章長短、圖文配置還有圖片品質,甚至紙質都需要不同於以往的設計,因此大誌致力於雜誌內容的挑選與設計,讓街頭雜誌能夠跳脫傳統的想像,結合生活資訊與藝文時尚,貼近消費者閱讀的風格。

長篇大論不如自行體會

由於Y世代(目前20~35歲的族群)對於家庭、工作、社會的排序以及社會價值的彰顯,和X世代(目前約35~50歲)所重視的國家、民主價值以及對於財富、物質的渴望,有極大的不同。因此如何吸引目標客群購買,除了雜誌的設計與規劃外,內容本身的價值觀以及傳達訊息的方式,也要合消費者口味,才能透過大誌與消費者溝通。李總編說:「如果在雜誌中一直強調社會企業的價值,並不是一個好的接觸點。太常拿出來講的核心價值,就不像核心價值了。」對他而言,好文章是要能吸引讀者主動關心一些議題;因此,大誌透過政治、社會、文化、藝文等不同的主題,讓讀者發現有趣的議題並主動關懷;他認為,直接的呼籲反倒是「說服了不需要去說服的人」,並不會讓更多人主動關心這些議題。面對這個開放的世代,應該用更多元的面向讓讀者去發現其中的價值。

定位價值,越走越穩

大誌雜誌經營至今,也有不少質疑與批評,如評論雜誌內容商業化、銷路成效不彰等。面對這些疑問,李總編說「我們的確有一些目標,像總販售人數達到多少人之類的,但從來不是為了商業性的擴張,而是希望我們的存在讓大眾持續注意街友議題。」現行很多社會企業面臨最大的課題,即是如何在資本結構存活,所以社會企業更需找到「商品存在的價值」。社會企業的本質是期望透過商業模式去解決社會問題,如果企業在這個結構中無法生存,那應該先解決自身問題。善心不是一個企業能持久營運的方法,唯有定位自己的價值,才能更永續的回饋社會。

走一條更寬廣的路

對於台灣的社會企業環境,李總編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所有企業都能是社會企業,只要他能照顧到原料生產者、企業員工甚至消費者,那他也算是社會企業了。」社企在台灣的發展,除了政府立法保障、鼓勵,其實更需要的是寬廣的心態;他認為大眾應該調整觀念,社會企業雖然陌生,但也因此可塑性更高,有無限發揮的可能。台灣的社會企業不需要箝制或歸類於外國已有的模板中,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發展出屬於台灣社企的樣貌。

對學生的話

李總編認為,其實社會企業是一個組織分類,而不是一種產業。因此他認為對有志往社會企業發展的學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刻意培養什麼能力,而是「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趁大學多去摸索,然後慢慢篩選喜歡的東西,並更深入的了解。」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價值,並且將其價值實踐在的理念上,自己也會做得更安心、快樂。

對於商管學院的學生,他認為還是要不斷的在工作或學習中摸索。「商管是比較中性的學系,所學的可以是未來在職場發展的方向或技能,但如果能在興趣中培養出一個專才,那還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台灣的社會企業除了需要看見問題的敏銳度,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創意與挖掘價值的視野;而如何消弭社會對於盈利與公益的偏見,並且在商業結構中找到利益與分配的平衡,讓社會企業能夠透過善良以外的力量永續的運行,是我們必須反思的問題。

2016.10.19

 

►文章資訊

訪問日期:2016.10.19

採訪 / 撰文:IB108 張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