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企業參訪】beBit

談到顧問業,相信各位腦海中浮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從企業觀點為企業解決問題吧!但你有聽過從「用戶端」出發為企業解決問題的顧問公司嗎?那你知道是哪一間公司嗎?不知道的系胞們讓我告訴你,是beBit!若你錯過了今年5月beBit的參訪,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篇參訪實錄,帶你一窺從用戶體驗出發的新型態顧問模式!

beBit企業簡介 先簡單介紹一下beBit!西元 2000 年,四名日籍創辦人抱持著期望透過UCD (User-centered Design, 用戶中心設計) 的方式,進一步改善這個社會的初衷,於東京創立 beBit,之後約於2006、2007年時,順利成為日本在數位諮詢產業的龍頭,並且分別於 2012、2015 年在台北、上海兩地設立辦公室,成功進軍大中華市場,並在去年2016年,於美國舊金山成立 beBit UCD Ventures,秉持 UCD 理念,持續投資有發展潛力的國際新創公司。

目前,beBit已成長為百人以上的團隊,服務過超過400間的國際大型客戶,產業跨足金融、教育、電商、航空、電信等,包含在日本的Toyota、樂天、SONY,在台灣更多專注於金融業,如中國信託、國泰世華、台新銀行、新光金控等市場領先金融機構。

Good Profit vs. Bad Profit 「透過深度探索人類的心理與行為洞察, 創造出對社會真正有價值的服務與產品」

多數的顧問公司都致力於解決問題,beBit 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beBit 想要改變世界的商業運營模式 – 讓企業以創造用戶的笑容為經營準則。以UCD出發為企業制定商業策略,透過提供讓用戶滿意的體驗使他們買單、創造企業利潤,而企業員工也能從用戶回饋獲得認同感,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為企業創造長期且永續的效益。

 

beBit於戰略顧問產業的市場定位

整體戰略顧問產業的分佈情況就像一段光譜,左端是享負盛名的管理顧問公司,以MBB作為代表,傾向自企業端思考潛在經營議題,以協助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商業效益;而在新思維的浪潮下,產生光譜右端這類的新型態設計顧問公司,以美國的 IDEO 與 Continuum為首。這類公司將用戶體驗作為公司的核心方法論,但有別於管理顧問公司主要以提升商業效益為目的,專案往往以創新、突破產業現狀為首要目標。

有別於兩大類型的顧問公司,beBit專案主要以協助企業解決議題、提升商業效益為目標,同時,期望解決方案能以用戶為中心出發,使用戶自發性地成為該企業粉絲,為企業帶來更長期的商業價值。

用戶中心浪潮下的策略沿革:自Usability -> UX -> Service Design -> 最終到 CX

各位有沒有覺得 「用戶體驗」 「User-centered」在過去三、五年開始大量出現在各個商業文章中,還有過去設計師們提到「UI」、後來「UI/ UX」、到甚至近期開始提到的「CX」,這些用戶中心浪潮下的產物,突然變成人人嚷嚷上口的詞彙,但到底是什麼驅使了這波用戶為中心的大浪呢?

追根究柢,其實都是商業運營情況已經自過去需求大於供給,轉變為供給大於需求,只是這情況在網路的興起後更被放大。

在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下,一旦賣方的服務或產品讓買家不買單,買家會另尋賣家,因此知道買家真實需求的重要性大幅提升。此情況導致賣家開始不斷地探索買家的需求,並且試圖在整體購買與使用的體驗過程中,挖掘是否有痛點需要解決、有潛在需求可以滿足!

 

beBit的用戶中心設計有什麼特別處

beBit的方法論特別處,主要可以自 A.理解人的深度 B.與商業效益的連結 兩面向說明。

A.理解人的深度上: 對於beBit來說,對於用戶的理解深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往往將用戶的行為分成三個層次:1.口頭意見 2.使用行為 3.心理需求 等層面

1. 口頭意見:最容易取得,但往往容易失真,因人常出現不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或是不願與他人說出真實反饋的情況。 2. 使用行為:可信度較前者高,然而,人們的行為易受到當時環境與長年習慣影響,亦不一定是真實所需。 3. 心理需求:難以研究,卻最能反映真實洞察,若自心理層面找出商業端與用戶端之間的Gap,往往能找出巨大的商業契機。

看到大家困惑的表情,Benjamin馬上分享了一則安養院的案例!

有個日本著名安養中心,當時來找beBit進行網站改版策略,在改版前的設計與其他日本龍頭安養中心非常類似,硬體介紹十分詳盡(包括地點、費用、設備、空屋狀況、交通狀況等),視覺設計也達一定水準,但網站轉化率卻異常的低。

透過深入挖掘用戶心理需求後,發現影響用戶決策的關鍵因子是「安排入住的對象,是否為自己的親生父母」若是為另一半的父母親尋找安養院,決策會較理性,關注的訊息就是一般的硬體情報,但如果是為自己的父母親尋找安養院時,內心會產生很高的愧疚感,決策時變得更具敬意,除了硬體,更重視軟體 – “安養中心是否能心懷敬意,盡全力照料父母的生活起居”。

依循心理制定的溝通策略,為該中心大幅提升轉化率,1年多後,日本安養產業也開始興起模仿此種溝通策略的趨勢

B. 與商業效益的連結: 明白用戶端的深度理解後 (Why So?),beBit更重視這些洞察能為商業帶來的效益,策略上可以有何種創新機會(So what?) 在這樣的目的下,我們專案分析的過程中,會用商業端觀點進行框架式的解構,並再回來從用戶端的思維,找尋步步引導用戶至商業目標的關鍵。

會中Benjamin有分享某中國財星五百大銀行專案,如何自獲客引流、與價值活化兩大商業觀點解構營運議題,並與用戶的心理思維搭配,找出提升經營效益的關鍵!想知道專案更多精彩邏輯分析的細節嗎?小編很推薦大家邀請 beBit 分享喔!

今天的參訪文對大家有幫助嗎?希望有幫助到大家進一步認識這間很不一樣的、從”用戶心理”出發的顧問公司!

想對顧問業有進一步的了解,敬請期待公關部即將出品的產業專欄!

 

► 文章資訊

參訪日期:2017.06.06

攝影:IB107 邱采涵

文字:IB107 吳信衛

bottom of page